当前位置: 首页 >工会要闻

工会要闻

江苏工会常态化送温暖工作实施办法出台

发布时间:2025-08-22

江苏工人报讯   近日,省总工会印发《江苏工会常态化送温暖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建立健全全省工会常态化送温暖工作机制,构建覆盖全年、精准高效的送温暖工作体系,实现从“集中式救助”转向“持续性关怀”。

据介绍,本次《实施办法》核心在于打破“节日依赖”。以往工会送温暖多集中于元旦、春节等固定时段,难以覆盖职工突发性、日常性困难。新机制明确将常态化送温暖工作细分为“常态化慰问”与“临时救助”两类,形成梯度衔接。一方面,常态化慰问,覆盖11类群体,包括非自愿失业致困职工、重大疾病患者、艰苦岗位一线职工、先进模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慰问不再限于年节,极端天气、突发灾害等情形下可即时启动,实现“全年无休”。另一方面,临时救助,聚焦突发急难,给予一次性救助,如自然灾害、重大意外事故、高额医疗负担、教育支出型困难家庭等。

《实施办法》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健全全周期送温暖体系。突破传统节日限制,拓展送温暖时间周期,形成常态化送温暖工作机制。在重大节日、极端天气、突发灾害等情况下,根据职工需求适时、及时开展走访慰问,实现“全年无休”关心关爱。二是建立临时救助工作机制。明确临时救助对象、标准及认定实施流程等,切实将帮扶工作重心从“困难职工”向“职工困难”转移,实现“在档困难职工帮扶、突发困难职工临时救助、重点职工群体常态化慰问有效衔接”的梯度帮扶格局。三是明确特殊情况下的紧急程序。突出“救急救难,及时救助”的工作原则,明确特殊情况下工会开展慰问或救助工作的程序。如个人申请临时救助因情况紧急无法提供相关材料等情况下,明确“绿色通道”,先行实施救助。

此外,《实施办法》提出,着力构建主动发现机制、社会协同机制、宣传引导机制,依法加强监督检查,接受社会监督。通过基层工会兜底排查和平台发现等方式,建立职工困难动态监测数据库;健全与人社、民政、医保等相关部门数据比对、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筛查比对等功能,精准确定有困难、有需求的慰问对象,对于急难对象真正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温暖。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鼓励、支持其参与工会常态化送温暖工作。(李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