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会要闻

工会要闻

我省累计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会员179万人,以精准维权服务凝心聚力

发布时间:2025-08-14

江苏工人报讯在全国率先成立省市县三级新工联、率先与饿了么T3出行等头部平台企业合作、创新打造苏工暖“新”工作品牌……江苏工会积极构建覆盖广泛的组织系统、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多维立体的保障体系,呼应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心声诉求,以精准维权服务凝心聚力。截至2025年6月,全省累计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179万人,居全国前列。

精准服务,盼有所应

8月1日,扬州正式启动“工会爱心餐”项目,让城区近万名受“吃饭难、吃饭贵”困扰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低价享受高品质的暖心佳肴。此前,已有无锡、常州、南京等地工会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爱心餐。其中无锡是全国15个试点城市之一,市总工会推出全省首个“工会爱新餐”新就业群体特惠服务项目,面向全市外卖配送骑手、快递员、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等向新就业群体工会会员投放专属特价用餐补贴权益。项目首批将于8月31日结束,预计补贴惠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12.6万人次。

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无法连续脱产、远距离疗休养影响收入等实际问题,日前苏州市总工会创新开展“苏工暖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自主疗休养活动,向200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重点群体职工,发放价值490元的疗休养服务电子券包,内含不同金额的电影券、餐饮券、打车券、通用游览券、康疗包。

近年来,我省根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特点和生活习惯,量身定制维权服务的内容及形式,全面实施苏工暖“新”行动。开展“8+X”综合服务集市活动,将健康体检、专项保险等8项工会基础服务和“X”项特色服务送到劳动者身边。2022年以来,累计开展活动170余场,现场直接服务超2.5万人。

与此同时,组织开展“工会进万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温暖行动”,发放暖心礼包14万份,服务23.4万人次。和省电力工会开展联手兴家活动,所有县以上供电公司工会与基层新就业形态工会组织结对共建。省总工会与中石化、中石油、交通控股、紫金保险签署合作协议,为货车司机提供加油、餐饮、保险、道路救援等多重贴心服务。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赠送互助保障(保险),三年累计赠送66.5万份,各地工会投入资金3500万元。

全省工会还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成长成才需求,连续举办全省交通运输新业态货车司机安全行车劳动竞赛、网约配送员技能大赛、网络主播职业技能竞赛等,激励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开设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求学圆梦”专属通道,今年专设不低于300万元补助金,定向补助至少300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顺丰快递小哥江全喜今年1月拿到南通开放大学的毕业证书,入学时是“片区业务经理”,现在晋升为“片区分公司片总”。

立体建会,进“家”有门

“工会推动公司与我签订了正式劳动合同,并为我缴纳了五险,跑车更安心了!”5月30日,在南京市网约车行业工会联合会成立仪式上,今年刚当选为南京市劳动模范的网约车司机李云峰脸上洋溢着笑容,“作为灵活就业的外乡人,我在这里得到了职业认可,找到了家的感觉。”

南京市网约车行业工会联合会是在部分网约车平台企业、车辆所有人企业成立基层工会的基础上,按联合制、代表制原则组建的行业性基层工会组织。为了更好地把网约车司机吸引过来、组织起来、稳固下来,南京市总工会整合资源推出网约车司机关爱项目,涵盖充电养车、维修保养、工会关爱等八大方面。其中,协调相关企业与优秀司机签订劳动合同,使其成为“有单位”的正式职工,示范推动新就业形态群体用工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全省工会紧盯新业态生产组织形式、社会组织形态、劳动者生活方式的新变化,不断完善工会组织体系。在全国率先成立省、市、县三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行业工会联合会,实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平台入会+驻地入会”。分别与货车司机、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群体头部平台企业签订协议明确责任,以精准服务和便捷方式吸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联合省委社会工作部等7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行业工会建设和入会工作的意见》,推进货运行业等不同层级的行业工会联合会建设。做实“小三级”工会,把工会建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身边,确保入会有门、应入尽入。

海安成立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行业工会联合会,依托行业党建联动、平台企业带动、村(社区)工会兜底等方式,开启“平台入会+驻地入会+自助入会”三通道,成立全省首家美团工会,组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基层工会12家,吸纳会员1.3万余人。“作为一名外卖小哥,我们在2021年找到了工会‘娘家’,现在工会和社会各界帮助我们维权的举措也越来越多,还成立了专门帮助我们的法律援助工作站,让我们新兴产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海安市澍泽配送服务有限公司(美团外卖)配送站长陆明亮去年获得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

长效护航,“新”有所获

“快快快,这一单要超时了!”早上7点,宜兴市人民南路24小时智慧工会驿站换电柜前,外卖员小朱手脚麻利,不到两分钟完成换电,就又上路了。聚焦包括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内的户外劳动者“休息难、饮水难、充电难”等问题,宜兴市共设有131个工会驿站,首批20个在去年完成智能化升级,第二批很快也将启动。

在江苏,各级工会创新建立“长效护航”新机制,健全协商协调等权益保障机制、加强法律源头保护、开展工会驿站“司机之家”规范化建设,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服务方式由活动式变项目化、制度化,实现常态化,不断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获得感、安全感、归属感、认同感。

如今,全省6500多个工会驿站提供候工休息、停车充电、就餐饮水等15项+服务,实现累了能歇脚、饭凉能加热、闲时能充电、心烦能倾诉。联合省交通运输厅累计建设司机之家778个,加载加油、车辆维修、紧急救援、ETC办理、优惠加油、保险理赔等功能。联合组织部门建成1.78万余个党群服务站,提供政策宣传、学习教育、业务办理和生活便利等服务。

7月17日,T3出行达成全国首份网约车平台算法和劳动保障集体协议,在平台抽成比例、安全保障、休息休假等核心议题上取得突破。江苏工会正全力推进新业态行业集体协商,帮助解决反映强烈的劳动报酬、社会保险、休息休假、职业安全等突出问题。

徐州市总工会在全国率先开展“工伤探视”,9个月协助242名新业态工伤人员完成职业伤害确认,帮助149人领取工伤待遇348.58万元;镇江市总工会聚焦新业态领域,创新推出“三全职代会”体系,通过“全网覆盖、全域联动、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有效破解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难题;淮安建立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矛盾纠纷联动化解机制,工会组织与司法行政系统联合发力,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灵活就业群体筑起权益保护“首道屏障”;南京市快递行业通过集体协商,增设工龄工资,建立能级工资激励机制……

“年底前推动19家头部平台企业在苏总部及分支机构普遍建立工会,新建非公有制企业工会3000家以上,新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30万人以上。”省总工会基层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实施精准暖心服务,整合资源联动发力,努力探索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