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2018年05月28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件资料 > 工作报告
南通市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08-03-26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团结广大职工为建设全面小康的新南通而努力奋斗
——在南通市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陆 玉 明
(2008年3月25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市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落实新一届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的重要时刻,南通市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召开。现在,我代表南通市总工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
    市工会十一大以来的五年,是南通进入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历史新时期。五年来,全市实现了经济发展速度效益的跨越式赶超和历史性突破,经济总量翻了一番。2007年,跨入全国为数不多的GDP超200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超百亿元的城市行列。社会建设呈现出全面进步、和谐安康的生动局面,先后获得了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等荣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也凝聚着全市广大职工的心血和汗水,汇集着全市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力量。五年来,广大职工大力弘扬“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新时期南通精神,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自觉站在改革发展前列,立足本职,奋力拼搏,同心抗击“非典”,积极抢险救灾,主动维护职工队伍的团结和统一,以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和良好风貌影响和带动全社会,为南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过去的五年,是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工会工作的五年。五年来,各级党委切实加强对工会工作的领导,支持工会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市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意见》,在全省率先全面实现市、县(市)、区工会主席按同级副职配备。市、县(市)、区普遍建立同级党委定期研究工会工作、召开工会工作会议、工会干部协管制度。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工会工作,建立了政府与工会联席(联系)会议制度,在制订相关政策时听取工会的意见和建议。各级人大、政协开展了有关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检查和视察活动。涉及职工权益和工会工作的提案、建议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先后解决了企业退休市劳模津贴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一系列问题。
过去的五年,是我市各级工会直面挑战、锐意进取的五年。五年来,各级工会破题出新、亮点频现,先后创造了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工作经验,破解了一些制约工会工作发展的难题。五年中,市总先后有150项工作获省总以上表彰,其中,获全总表彰33项;有14项工作获全省工会工作革新成果奖,1项工作获全省工会工作创新成果奖。五年来,各级工会奋力拼搏、争先进位,继创建全省工会工作“十强县”实现满堂红之后,我市又以总分第一的成绩首批进入全省工会工作模范市行列,70%的县(市)、区成为全省工会工作模范县(市)、区。在市委、省总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工会干部振奋精神,积极进取,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形成了百花齐放、争先创优的工作局面,书写了新世纪南通工会工作的精彩篇章。
    一、围绕主题抓中心,服务大局取得新业绩
    五年来,各级工会始终围绕“两个率先”的主题,在服务大局中发挥作用,在抢抓机遇中创新发展。
    ——始终坚持服务于发展。全面启动“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建设新南通”竞赛活动,深入开展“创业、创新、创优”立功竞赛,全市参赛职工达100万人次。坚持开展“十佳金点子”、“十佳科技创新成果”、“十佳建设功臣”、“十佳技术能手”、“十佳用户满意服务明星”评选活动。强化劳模的服务与管理,推动落实劳模待遇。启动劳模“十一五”创新业、立新功“五大行动”。大力实施“争创五一巾帼标兵岗、争当五一巾帼标兵”活动。不断深化“两创两争”活动。“濠滨夏夜”活动被文化部中国群文学会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荣登全国工会制造十大品牌榜首。开展职工明星艺术家和“五一新闻奖”评选活动。广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开展农民工专题教育和“职工读书自学”活动。
    ——始终坚持服务于稳定。构建多层次的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建立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坚持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制度,推动各类企业普遍建立劳调会和区域性劳调组织,实现劳动争议调解与社会矛盾大调解的对接。全市151个乡镇(街道)设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7000多名劳动关系预警信息员常年活跃在企业。市、县(市)、区两级工会协调劳动争议案件2765件,为职工提供法律援助1128件。建立工会监督与劳动监察协作机制,联合开展劳动法律执法检查。拓展劳动争议调解的渠道,与法院建立诉调对接机制。健全工会正常普法机制,深入开展以“一办法五条例”为主要内容的“四五”普法活动,成立了职工法律援助律师团。充分发挥“12351”维权热线的作用,妥善处理职工来信来访。市、县(市)、区两级工会共受理信访、热线电话1.9万人次,为全市稳定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始终坚持服务于改革。依法参与企事业改革改制,坚持实行“七公开一通过”,在积极推进改革的同时,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主动把好源头参与关,积极参与市改革领导小组工作,举办工会干部改制工作培训班;切实把好过程参与关,主动参与方案论证和政策制订,深入改革一线,协调解决矛盾;努力把好验收参与关,参加改制考核验收工作,推进程序合法,协助有关部门妥善处理改制遗留问题。
    二、突出和谐抓重点,维权机制取得新突破
    五年来,各级工会始终坚持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推动和谐南通建设为重点,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职代会、厂务公开制度进一步健全。始终坚持把非公有制企业职代会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通过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开展“双百”评选活动等手段,实现“探索、规范、扩面、提质”四同步。推动非公有制企业落实“畅通四渠道,实行八公开”。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进一步深化,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事务公开民主管理不断发展。健全完善厂务公开议事、联系、会商、报告、督查、责任追究、评价表彰的工作制度链。全市企事业单位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建制率达96.36%。
    ——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进一步完善。以工资协商为重点,不断深化发展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市、县(市)、区普遍建立领导组织,召开专题会议,下发专门文件,集体合同、工资专项协议单签率和质量位居全省前列。实施工资集体协商“双百日要约行动”,启动“152”典型工程,推广“一函六书”制度,加强工资协商指导员培训和典型引路。全市集体合同建制率达96.82%,工资协商建制率达92.4%。女职工权益保护等专项集体合同稳步推进。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工商局、工商联联合开展“南通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园区)”创建活动,一批典型受到表彰,产生广泛影响。
    ——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制度进一步落实。市总在建立困难职工援助中心的基础上,整合资源,成立职工服务中心。各县(市)总工会以困难职工援助中心为依托,提供政策咨询、困难救助、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市、县(市)两级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共接处职工来信、来电、来访8200多人次,为2.5万多人次提供了经济救助,发放生活困难补助金、大病医疗救助金和助学金共1259万元。积极参与涉及职工切身利益政策的制定。市政府办转发市总工会等部门《关于建立完善市区特困职工帮扶救助机制的实施意见》,各县(市)也出台相关文件,使我市对特困职工家庭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生活等方面的救助制度得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坚持开展“献爱心一日捐”活动,深化“结对帮扶”、“金秋助学”、“母爱助学”、“送知识、送健康”、“送教、送医、送科技下乡”等活动,不断推动我市送温暖工程的制度化、经常化和社会化。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制度进一步深化。出台《南通市工会劳动保护办法》,在全省率先建立工会与安监局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推进“安康杯”、“监控法”和“两个跟着走”,深入开展关爱农民工生命安全与健康特别行动和“安全在我心中”系列活动。五年来,全市参加“安康杯”竞赛活动的企业以年25%的速度递增,参赛职工达192.7万人次,位居全省前列。依法参加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和“三同时”监督工作,保障职工生命健康权。推广海安经验,全面启动“十一五”百万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得到全总和国家安监总局的肯定。至2007年底,全市共培训职工64.8万,其中农民工25.8万。坚持开展创建企业劳动保护工作合格、示范工会活动,百人以上生产型企业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合格率达81.5%,示范率达2.2%。
    ——工会促进就业再就业制度进一步推进。通过构建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和再就业政策咨询服务平台,实现与市劳动职介服务中心实时联网和升级。积极参与市促进就业领导小组和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的工作,履行工作职责。与劳动部门联合开展创业明星宣传、创业项目现场推介以及各类大型招聘活动,多渠道联系和推荐就业岗位。联合开展“十佳创业示范基地”和“十佳创业带头人”命名表彰活动,带动和帮助了一大批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三、注重长效抓基础,自身建设取得新进展
    五年来,各级工会进一步整合资源,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全面加强工会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基层建设不断深化。坚持以“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为着力点,以“健全、规范、激活”为基本要求,切实提高基层工会工作水平。通过深化“党建带工建”、开展工会组建突击月、举行农民工集体入会仪式、建立目标考核制度等手段,强势推进工会组建和农民工入会工作,组建难点逐一攻破。至2007年底,全市基层工会近9800家,工会会员数达130万,分别比五年前增长了70%和45%;全市建会单位数达到21000多家,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动态保持在90%以上。深入开展“建设合格工会、争创示范工会”和“达标创模”活动,认真贯彻《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全面规范基层工会工作,不断完善建家评家机制。积极推进乡镇工会会员代表常任制,探索建立全省首家乡镇总工会。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要,适时调整工会组织管理体制,确保工会组织不因体制改革断层脱线。开展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双爱双评”活动和“十佳进城务工人员”评选活动,进一步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干部队伍逐步优化。积极开展乡镇工会、基层工会主席直选试点工作,探索建立街道、社区招聘工会工作者机制。切实加强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出台兼职工会干部补贴和会员优惠办法,市、县(市)工会全面建立工会干部权益保障基金。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不断深化工会作风建设。广泛开展争创“最佳办事单位”和“职工满意工会”活动,全面建立工会机关干部联系一线职工制度,努力打造“学习型、效率型、服务型、和谐型”工会机关。
    ——相关工作有序推进。加大经费收缴力度,完善财政直接支付和委托税务代收机制,推进“四有五好一创优”财务竞赛活动,提高基层工会财务建设水平。建立工会特约经审员队伍,加大审计力度,进一步发挥经审监督效能。稳妥推进工会直属企事业改革,加强直属工会工作。健全工会调查研究制度,成立工会工作特约研究员队伍。先后开展企业在岗职工收入分配、工资增长机制和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贯彻《企业工会工作条例(试行)》情况等调查,其中关于企业在岗职工收入分配状况的调查报告得到省政府领导的批示。推进工会信息化建设,建立工会信息直报员队伍。加强与各地工会的沟通与合作,工会对外交流工作取得新进展。
    回顾五年来工会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我们深深地感到,南通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发展,离不开市委和省总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离不开各级党政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离不开广大工会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劳动,更离不开全市职工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关心。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总工会,向长期以来重视、关心和支持工会工作的各级党政领导、社会各界、广大工会工作者和职工群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前进的道路充满挑战和机遇,奋斗的经验值得总结和回顾。过去的五年,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做好未来五年的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第一,必须坚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坚持党的领导与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是工运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工会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只有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才能真正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确保实现工人阶级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二,必须坚持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特色和优势。围绕大局是工会组织准确定位、履行职能、体现作为的关键。工会工作只有围绕第一要务,找到党政所需、职工所求、工会所能的最佳结合点,通过行之有效的载体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将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劳动热情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才能有为有位,不辱使命。
    第三,必须坚持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是工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始终做到深入基层、扎根群众,充分了解职工群众的所思、所求、所盼,始终把职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欢迎不欢迎作为检验工会工作的重要标准,才能不断增强工会的凝聚力,把广大职工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
    第四,必须坚持走出工会发展工会,不断拓展社会化的强会之路。工会只有走出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封闭运行的工作格局,避免工会工作机关化、行政化倾向,向开放型、社会化发展,争取社会的广泛支持,才能实现开门办会,最大限度地融入社会,在参与协调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关系中发挥积极作用,构筑社会化的工会维权体系。
    第五,必须坚持勇于开拓创新,大胆探索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新方法。创新是工会工作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根本。只有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依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坚持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工会工作的客观规律,在实践中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
    回顾五年的工作,我们既有成功的经验,也存在差距和不足。主要是:基层工会发展还不够平衡,部分基层工会的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工会组织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协调劳动关系的任务不断加重、难度日益加大,工会依法维权的力度和手段与职工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工会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与承担的艰巨任务不相适应,工会干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南通持续跨越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市委十届四次全会就坚持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全面小康进程提出了要求。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了我市今后五年和今年的目标任务,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了部署。在这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南通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承载着时代赋予的重大历史责任和光荣历史使命。根据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今后五年我市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以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为抓手,以协调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构建工会工作坚实的组织体系、完善的维权体系和高效的服务体系,动员广大职工群众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发挥应有的作用。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今后五年我市工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始终把握工会工作的前进方向
    党的十七大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也为工会工作指明了方向。各级工会要在党委领导下,结合工会实际,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要正确把握会议的精神实质。各级工会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利用工会阵地,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各级工会干部和广大职工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做到在学习中抓好贯彻,在贯彻中加深认识,使学习宣传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的过程和贯彻落实的过程。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使广大职工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的主题,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面激发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热情和创造活力,把思想和力量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来。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要正确把握工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要充分认识科学发展对工会工作带来的新机遇。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把关注民生问题,实现公平正义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为工会履行职能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要充分认识劳动关系的深刻变化对工会工作提出的新任务。当前,劳动关系类型多样化、劳动关系调整方式法制化、劳动关系运行市场化趋势日益明显,《劳动合同法》已颁布实施,工会组织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职责更加明确,作用更加突出,任务更加艰巨。要充分认识工人阶级队伍的发展变化对工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和新的社会群体的产生,工人阶级队伍结构呈现多元化,职工内部不同利益群体进一步分化重组,对工会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提出了新课题。各级工会干部要深入分析这些新变化,紧贴时代脉搏,紧跟时代要求,在目标上瞄准前沿,在思路上高人一筹,在实践上领先一步,使我市工会工作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共进,与和谐合拍。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要正确把握工会工作的历史方位。要深刻理解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有关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增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定位,把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执政党地位,作为工会组织首要的政治任务;要按照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科学摆位,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工会组织的历史使命;要按照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能准确站位,以主动、依法、科学维权为基本要求,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要坚持以职工为本的原则,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为工会组织的天职。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做到实事求是,正确认识维权规律、维权环境和维权对象,准确把握工会与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系,客观评价工会自身维权能力,结合实际正确运用工会维权策略。要坚持不断创新与发展的原则,灵活运用维权方法,避免在维权工作中出现绝对化、固定化、模式化的现象。
    二、广泛动员职工群众,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先锋主力作用
    工人阶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各级工会要着眼全局,围绕发展,深入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充分焕发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为推进“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通”进程作出应有的贡献。
    着眼于激发职工劳动热情,广泛开展群众性建功立业活动。要结合全总开展的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创新竞赛机制,完善竞赛内容,转变竞赛形式,深入开展以“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建设新南通”竞赛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各类劳动竞赛,逐步形成因地制宜、职工认可、影响广泛的劳动竞赛活动品牌。要以创优质、保安全、争速度、降成本、优环境等为主要内容,在江海联动开发和城市建设等重点项目中开展劳动竞赛;以拓宽服务领域、改善服务环境、倡导服务文明、优化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打造服务品牌为主要内容,在窗口服务行业开展创优服务竞赛活动;以建功立业、提升素质、爱心帮困为主要内容,深入实施“巾帼建小康、三创展风采”311行动计划。
    着眼于增强职工自主创新能力,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要普及推广创造学知识,激发职工的创造热情,鼓励职工的创新实践,培养职工的创新思维,引导职工技能创新、岗位创新、技术创新。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努力造就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职工队伍,培育一批职工科技创新领军人物和团队,形成一批职工科技创新成果,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要立足于发展循环经济,结合实际,广泛组织职工参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着眼于提高职工职业技能水平,广泛开展群众性技能培训活动。要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五年规划》,大力实施以技能竞赛为载体、技能培训为基础、技能晋级为目标的三位一体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工程。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和练兵活动,积极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在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和农民工中开展技能培训、技能练兵的力度,努力提高包括农民工在内的职工技能素质。通过技能培训和技能竞赛,力争在五年内使更多的职工掌握第二技能,晋升一个技术等级,重点培养一批技术工人,使之成为岗位技术带头人。要特别关注新型经济组织和行业组织的发展,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切入点,推动职工素质提升,实现工会工作领域的拓展延伸。
    三、积极引导职工群众,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影响带动作用
    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是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工会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加强宣传教育,用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影响和带动全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要注重思想引导,凝聚职工力量。要把思想引导的基本点放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上,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职工群众,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职工群众,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职工群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职工群众;要把思想引导的着力点放在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上,动员广大职工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满腔热忱地投身改革,坚定不移地拥护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自觉维护职工队伍的团结和社会政治的稳定;要把思想引导的落脚点放在营造职工群众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上,切实改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职工思想动态的研究,更加注重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通过开展针对性的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渗透融入到职工群众的灵魂深处,激发职工群众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和活力。
    要注重舆论引导,培育文明新风。要在加大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宣传力度上下功夫。加强与新闻单位的联系和合作,利用主流媒体和工会宣传教育阵地,大张旗鼓地宣传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建立工会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向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宣传工会重点和特色工作以及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效。要在带领职工开创社会文明新风上下功夫。不断深化“两创两争”活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组织职工广泛参与和谐创建活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促进职业道德建设向基层推进,向广大职工覆盖。要在拓展宣传教育领域上下功夫。大力加强不同职工群体的教育,提高教育活动和教育方式的针对性、实效性。重视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帮助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文明,适应工业化大生产。
    要注重文化引导,弘扬社会风尚。要以文化宫为依托,以职工文体协会为主体,培养一批文体骨干队伍。继续巩固“濠滨夏夜”、选树“职工艺术明星”活动等老品牌,坚持小型、分散、多样的活动方针,注重文化活动的群众性和广泛性,发展职工喜闻乐见的新品牌。发挥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优势,积极培育和建设具有时代特征、行业特色、企业特性的企业文化。探索建立区域性职工俱乐部,实现区域内文体资源共享。深化发展群众性读书自学活动,推广在企业和社区建立“读书屋”的做法。要大力宣传和弘扬劳模精神,唱响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主旋律。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培养劳模、选树劳模、表彰劳模、关心劳模的机制,造就一批勇于开拓创新、具有奉献精神、反映时代特点的先进人物,树立一批彰显南通工人阶级新风貌的先进典型和领军人物。
    四、切实代表职工群众,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参与推动作用
发挥工会联系职工的优势,落实职工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工会要积极代表和组织职工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有效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
    要在强化工会宏观参与机制中推进人民民主。要加大源头参与力度,为基层工会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加强与人大、政府、政协及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针对工会工作的难点、职工群众关注的焦点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交换意见,达成共识,建立长效机制,取得实际效果。切实发挥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合作。充分发挥人大、政协中工会界别代表和委员的作用,利用多种形式,反映职工诉求。加强工会信息直报员和工会工作特约研究员队伍建设,建立快速高效、反应灵敏的工作机制,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收集、分析和反映渠道。
    要在完善职工民主管理机制中推进基层民主。要以贯彻《江苏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为契机,大力推进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要加大对《条例》的宣传力度,积极探索与企业特点相适应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多种民主管理形式。要把企业关注、职工关心的重大问题作为民主管理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面向不同所有制企业,实现全方位推进,全领域覆盖。要推动各类企业建立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提高规范化运作水平,继续推进学校、医院、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的内部事务公开,积极探索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制度。认真研究落实农民工、劳务工的民主参与问题,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政治权益。
    要在组织职工参与社会管理中推进社会民主。要组织和代表职工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和社会利益关系协调,积极做好团结动员、联系服务、协同参与的工作,努力探索组织职工参与社会管理的途径和形式。要协助党委和政府制定完善的社会政策,促进社会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民主化,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保障职工的社会权利,引导职工在享受社会公共服务的同时自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五、竭诚服务职工群众,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维护促进作用
    工人阶级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级工会要以民生问题为重点,把《劳动合同法》作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广泛宣传,深入贯彻,努力推动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建立平等协商共决机制,以利益共享推动社会和谐。要积极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协助劳动部门和企业完善劳动合同管理,指导帮助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加强对劳动合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要全面完善集体协商制度,提高协商质量,拓展协商领域,深化协商内容,使集体协商真正成为调整劳动关系的一项基本制度。要着力健全集体合同制度,在继续抓好公有制企业集体合同工作的同时,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实现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跃。大力推行以乡镇(街道)、园区、村为轴心的区域性集体合同制度和板块特色明显的行业性集体合同制度。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职工参与的收入分配决定机制、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积极探索女职工特殊权益和劳动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制度,努力提高建制率,增强实效性。落实职工休息休假权,推进国务院《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要深化发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活动,健全多方合作联动机制、激励约束机制、长效工作机制,促进形成社会高度关注、企业和职工广泛参与、劳动关系持续改进、动态发展、全面和谐的局面。
    健全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以维护稳定保障社会和谐。要着眼于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和调处等环节,建立健全运行规范的劳动关系调节机制。要完善工会劳动争议预警机制,在超前预防中体现主动性,在关口前移中体现主动性,建立“早发现、早预防、早介入、早解决”的工作机制。要创新劳动争议处理机制,落实《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探索区域性调解组织建设与社会综合治理、人民调解、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相结合的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工作新思路,规范集体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完善劳动争议仲裁三方办案机制。要健全劳动法律监督机制,完善与人大执法、政府监察协调配合、联合行动的工作机制,促使劳动法律监督工作规范有序、扎实有效地进行。做好工会系统“五五”普法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要强化职工安全健康保障机制,依法履行监督职责,以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群防群治为目标,全面落实工会劳动保护责任制。加强安全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文化活动。继续开展创建企业劳动保护工作合格、示范工会活动。积极推行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促进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监控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关注特殊群体合法权益,以公平正义巩固社会和谐。要以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重点,努力为职工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有影响的实事。要切实关心困难职工群体,通过实施立体化、全方位、多内容、广覆盖的帮扶模式,继续推动困难职工帮扶机制由活动型向长效型转变,由保障城镇特困职工为主向保障含农民工在内的不同困难职工群体拓展,由为职工办实事为主向参与、帮扶、监督全方位延伸,由工会帮扶为主向系统化、社会化帮扶发展,由立足扶贫济困为主向凝聚力量、共铸和谐方面提升,不断健全完善扶贫帮困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职工服务中心的建设,打响工会服务职工群众的品牌。要积极协助政府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努力推动《就业促进法》的落实,健全完善工会再就业服务体系,促进男女平等就业。继续利用工会阵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职业介绍,帮助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要特别关注农民工、劳务工群体,努力维护和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六、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形势在不断变化,社会在不断进步,对工会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各级工会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为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强工会组织建设。要夯实组织基础,坚持不懈地抓好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工作。不断探索工会组建新方法,完善党工共建机制,延伸和扩大工会组建工作领域。要把省级开发区、城市商贸中心、乡镇工业园区作为组建主战场,继续加大外资企业工会组建力度。要以楼宇、市场等经济组织为新的重点建会对象,推进建立楼宇工会、市场工会、商贸城工会。加大发展农民工、劳务工入会力度,把不同用工形式的职工都组织到工会中来。要创新组织体制,加强中间层次工会组织建设。根据政府机构改革、企业管理体制调整和行业雇主组织发展的新情况,积极探索行业、产业工会的组织设置模式。结合各类工业园区发展的新形势,积极创新园区工会组织新体制。继续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会组织体制建设,抓好乡镇(街道)一级工会组织作用的发挥,逐步改善工作条件。要强化推进措施,扎实开展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坚持“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企业工会工作原则,深入贯彻《企业工会工作条例》,深化发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进一步形成建会、建制、建家三位一体、同步推进、全面提升的工作态势。要探索基层工会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工会基本制度的运行。深化发展基层工会创新激励机制,完善基层工会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增强基层工会活力。
    加强工会作风建设。优良的工作作风是做好工会工作的重要保证。各级工会干部要切实增强四种观念:要增强全局观念。各级工会干部要讲政治、讲大局、讲团结、讲纪律、讲奉献,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严格执行同级党委和上级工会的工作部署,树立全市工会工作一盘棋的思想,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要增强群众观念。各级工会要围绕职工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开展工作,做到体察民情、倾听民意、关注民生,真正在思想上尊重职工群众、感情上贴近职工群众、工作上为了职工群众。要增强服务观念。各级工会领导机关,尤其是市总机关,要多为基层提供各种服务,少布置指令性的任务;多研究宏观思路,少下达繁琐指标;多给予工作指导,少进行直接干预;多开展调查研究,少组织检查评比。要增强绩效观念。各级工会干部要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领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定位在干成事上,做到不埋怨困难,不坐等条件,不被动应付,主动破解制约工会工作发展的难点、关键点和薄弱点。在工作过程中,要重质量,重实效,不搞哗众取宠,不做表面文章,真正做到干实事、求发展、谋创新。
    加强工会干部能力建设。各级工会干部要适应新形势对工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切实提高五种能力:要提高政治鉴别能力,始终坚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始终坚持工会工作的正确方向。要提高组织动员能力,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提高统筹协调能力,善于借助社会力量开展工作,妥善应对复杂局面。要提高依法维权能力,熟悉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相关专业知识,努力成为经济、法律、社保等领域的行家里手。要提高开拓创新能力,善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鼓励基层工会勇于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切实抓好工会干部管理培训工作。以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干部培训为重点,认真落实“十一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确保五年内所有基层工会干部轮训一遍。要加大对工会干部的协管力度,积极落实工会干部职级待遇。探索和完善基层工会主席产生、激励和保障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行工会干部职业化建设和工会主席直选制。大胆引进优秀人才,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让他们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
    加强工会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全总“一改三策”的要求,依法加大工会经费收缴力度,保持经费的持续稳定增长。进一步加强财务建设和资产管理,合理安排经费支出。推进工会企事业改革,优化资产组合,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和工会资产的保值增值。加强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和特约经审员队伍的作用,强化审查审计,加大监督力度,健全完善审计监督机制。进一步深化女职工工作。切实加强工运理论研究,积极推进工会工作信息化进程,不断提高工作效率。要有效拓展对外交流和合作的新领域,更好地为工会工作和工运事业服务。
    同志们,腾飞蓝图催人奋进,和谐征程任重道远。实现全面小康、推进全面腾飞,工会组织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团结动员全市百万职工,同心同德,扎实工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