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2018年05月28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组织建设 > 建设职工之家
建制度促规范 重实践求实效 切实推进工会会员代表常任制工作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13-05-28

江苏省南通市总工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活力。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近年来,我市以工会会员代表常任制为平台,以落实会员“四权”为根本,以“四实”(立足实际,注重实践,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为原则,全面推进工会工作群众化、民主化进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多层次,分步骤,构建会员代表常任制整体推进格局

    全总就基层工会实行会员代表常任制提出要求以后,我市加强宏观引导,注重方法,稳步实施,形成统筹推进格局。

    一是分层次推进。在推进常任制过程中,市总利用工会组织网络体系优势,在各个层面上加强指导。在县级工会层面,首先在如皋市进行试点。在试点初步成功的基础上,召开全市县级工会代表大会代表常任制推进会,现场观摩如皋市的工会代表大会代表常任制年会,要求各县市区工会全面推进会员代表常任制。在乡镇工会层面,鼓励海安县进行积极探索,在海安镇进行了乡镇一级工会会员代表常任制的试点,进而推广到各个乡镇。在基层工会层面,全总出台基层工会会员代表常任制相关规定后,先后在村、社区工会和非公企业工会规范化建设标准中对会员代表常任制工作提出了要求,同时要求各中间层次工会加强对基层会员代表常任制工作的指导,从而形成了梯次联动,全面开花,合力推进工会会员代表常任制的格局。

    二是分类别指导。根据不同工会的不同情况,要求各级工会因地制宜,在总原则确定的前提下,不争论,不定论,求实效,解难题,鼓励在实践过程中不拘一格,多种方法推进。在企业工会中先后以《南通市外商投资企业工会工作暂行办法》、《南通市私营企业工会工作暂行办法》为依据,对不同性质的企业工会提出了实行会员代表常任制的要求。此后,又结合创建模范工会活动和职工之家建设,对不同类别的工会做好常任制工作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三是分阶段部署。一是试点探索阶段。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2002年率先在海安镇试行会员代表常任制,探索了常任制的职责、工作内容、形式等等,实现实质性突破。二是支持引导阶段。探索成功后,市总支持海安县总以推行镇级工会代表常任制为契机,指导海安县出台了《海安县乡镇、街道、园区职工、会员代表大会实施办法》和《关于规范完善基层工会会员代表常任制的实施意见》。市总在2004年8月出台了《关于实行乡镇(街道)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代表常任制的暂行规定》等文件。2005年,在全市基层工会工作会议上介绍了海安县的做法,为各地作出导向。三是总结推广阶段。2009年,市总转发了如皋市总工会《关于试行市工会代表大会代表常任制的意见》,并召开了一个现场推进会和两个研讨会,在面上进行推广。到目前为止,我市乡镇、街道(园区)以下基本实行了常任制,9个县(市)区级工会7个实行了代表常任制。

    二、抓关键,破难点,探索会员代表常任制多种实现途径

    实行代表大会常任制,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代表在闭会期间的作用,使“常任”产生“长效”。为此,市总抓重点,攻难点,探索多种途径,努力实现会员代表作用发挥的连续性、经常性和有效性。

    一是强化关键环节,破除推进过程中的主观障碍。强化思想认识。在推进常任制工作最初过程中,工会干部思想认识不统一。从基层层面来讲,如何争取到企业党政的支持,一些企业工会干部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从中间层次工会来看,如何在人员精力、工作成本等方面提供保障,成为工会干部比较担心的问题。为此,市总加强对外沟通,加大宣传和保障力度,通过举办讲座、印发资料、媒体宣传等有效形式,提高工会干部的思想认识,大力营造工会内外重视、关注、支持、参与的良好氛围。强化指导服务。为了顺利推进这一工作,市总通过下发文件,制订相关制度、办法来进行理论上的指导,同时,通过召开现场观摩会、大会交流推广等方式,进行实践上的指导,从而使各级工会明确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流程。强化考核激励。主要是在相关年度考核及基层规范化建设、先进评比中对这一工作明确提出要求。在省市模范乡镇街道创建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并完善区域会员代表大会代表常任制及闭会期间代表履行职权的多种实现形式的要求。很多县级工会将镇级工会建立常任制工作纳入县委对各镇党委的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使乡镇党委对这一工作给予了充分的支持。

    二是抓住关键制度,推进会员代表发挥长效作用。在建立代表年会制度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初步探索了闭会期间代表发挥作用的多种形式。一是代表联系制度。通过代表联络站、代表信箱和工会委员分工联系基层会员代表等途径,加强工会组织与代表的联系;通过代表小组活动,加强代表之间的联系;通过每个代表分工联系1至2个企事业单位的会员,加强代表与会员、职工群众的联系。二是代表活动制度。主要是就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采取学习、交流、调研、座谈和工会工作督查与评议等活动形式进行。三是代表提案制度。通过议案的征询、产生、审定和落实四个环节实施。凡是列入代表大会的提案,都逐件落实承办,并在本年度内给予代表答复。四是创新制度形式。市总鼓励各地根据实际,积极探索,分别建立了代表视察调研制度、述职制度、谈心制度、培训制度、评议制度、考核制度、管理监督制度等特色制度,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会员代表制度的完善。

    三是把握关键因素,夯实代表常任制工作基础。一是明确职责。市总下发专门文件,对年会的职权、代表的职责、活动,会员代表大会与职工代表大会的联系与区别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二是规范管理。切实加强对工会会员代表的动态管理,通过对代表资格的确认、述职、测评、考核、参加活动情况等多种方式,健全完善对代表的监督制约机制,实现代表由“荣誉感”向“责任感”转变,提高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注重保障。市总要求各级工会组织应保障代表履行自己的职责,对提出批评、建议的代表,不得打击报复;代表参加工会组织的代表活动,其所在单位应作为正常出勤,给予支持和时间保证;代表活动经费列入工会经费年度预算等等,为代表履行职责奠定了基础。

    三、扩内涵,重实效,找准会员代表常任制外延扩张结合点

    在全面推广乡镇工会常任制的基础上,我市积极开拓思路,创新方法,将工会会员代表常任制的内涵建设与外延拓展有效结合。

延伸内涵,将会员代表常任制与会务公开相结合。2010年,我市制订了《基层工会会务公开工作意见》和《在全市基层工会推进会务公开工作规划》,把会员代表常任制作为建立和完善会务公开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同时,以会务公开工作为抓手,推进“职工之家”建设。推广了如皋市经验,制订会务公开分类指导目录、年度考核内容,将基层工会组织分类为企业、事业、机关三类,并将会务公开的范围扩展到乡镇(园区)等中间层次工会。经过各地努力,会务公开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被全总评为2011年组织工作创新成果。

    拓展职能,将会员代表常任制与会员评家相结合。近年来,市总坚持把会员评家作为推进基层工会民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推进。在海门、通州等地积极探索评议整顿基层工会活动的基础上,市总于2004年制订下发了《关于开展“双评”活动的实施意见》。此后,海门市总不断发展完善,从三方评议到四方评议,建立了由工会会员、企业行政、上级工会和社会各界四位一体的评家新机制。在评家过程中,市总坚持把会员代表大会作为会员评家的主要载体之一,把评家作为会员代表大会年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推进了基层工会的民主化、群众化进程。

    创新载体,将会员代表常任制与“三双”活动相结合。今年以来,我市在基层工会中开展了“双亮双代双评”活动(简称“三双”活动),即工会组织亮牌子、工会主席亮身份;职工诉求工会组织代言、职工事务工会干部代理;会员评议工会工作、会员评议工会主席。推行实行实事承诺制度、“服务联系卡”制度,要求每年年底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实事办理情况和办理结果。通过实事承诺、事务代理、密切联系、真情服务等举措,进一步密切了工会与会员代表的联系,树立了工会组织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