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基层快讯

基层快讯

崇川:匠心筑梦,“五阶十链”培育新时代工匠

发布时间:2025-08-07

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创新推出“五阶十链”工匠培育工程,以系统性思维破解传统培养模式的局限,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这项工程不仅为工匠成长铺设了清晰路径,更构建起一个多方协同的培育生态。

匠心培育:阶梯式成长新路径

崇川区的“五阶”培育体系为工匠人才搭建了完整的成长阶梯。从最初的“金种子”寻访开始,通过企业推优、班组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辅以严格的技能测试和政治审查,确保选拔出真正的“工匠苗子”。入选的工匠将获得量身定制的“1+1+N”培育方案,包括核心课程、专属导师和多项提升模块。

随着培育的深入,工匠们将经历技术淬炼、行业交流和能力提升的全方位锻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位工匠都要成立创新工作室,通过“每月巡诊、每季公开课、每年创新成果”的“41”行动,带动更多技术人才成长。最终,通过创新的师徒评估机制,实现技艺的代际传承,让工匠精神生生不息。

生态赋能:多链协同的创新实践

“十链”协同是这项工程的另一大亮点。崇川区通过建立工匠创新大赛与企业技改需求的直通机制,让工匠的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企业提质增效的实际方案。数字技术的应用尤为突出,“技能云传递”计划通过录制标准化工艺教学短视频,打破了传统技艺传承的时空限制。

在激励机制方面,崇川区不仅为优秀工匠提供“崇川一卡通”等实质权益,更通过优先推荐参选劳动模范、“两代表一委员”等方式,提升技能人才的社会认同感。这些举措共同构建了一个尊重技能、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成效初显:从人才培育到产业升级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五阶十链”工程已取得显著成效。首批50名“金种子”工匠已入库培育,带动400多名技能人才获得职业等级提升。工匠们累计解决企业技术难题23个,申请专利超百项,特别是在集成电路等特色领域的技术攻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更令人振奋的是,这项工程正在形成“工匠群—创新池—产业链”的良性循环。随着高技能人才占比的持续提升,崇川区的制造业正迎来新的发展动能。未来,该区计划将工匠培训扩大至1500人次,进一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崇川区的实践表明,工匠培育不仅关乎个人成长,更是推动产业升级、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这种系统化、生态化的培育模式,为各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